神华集团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编辑:轨物范世网 - 67神华集团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截至11月8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虽受大秦线检修影响有所回落,但库存依然处于高位,较去年同期回升270万吨,涨幅达63.16%。
二是加强沟通联系,与矿井、集团、站区建立了无缝隙日常沟通汇报机制,与路局、站区构建了常态化协调机制,充分利用流向宽松,空车配置到位的时机,合理安排请、装车计划,日均装车12列,最高达16列,大幅提升了兑现率,在西平线的装车率一直维持85%左右。严格监督煤品混装、偷煤车辆,积极维护销售秩序。
截止11月30日,该公司累计销售商品煤1794.74万吨,完成全年任务的108.77%,同比增长460.32万吨,增长率达134.5%。为此,分公司还积极探索成立专门的技术服务小组,研究用户最佳的用煤指标,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矿区搭配销售的技术配比,开展订单销售,订单服务,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用户支持与信赖,极大提高了用户的忠诚度,为全年销售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强力支撑。夯实调运,为煤炭外运保驾护航强化调运日常管理,细化调运组织与运行,统筹调配资源、科学落实请装车,全力为矿区煤炭外运外销保驾护航。截止11月末,公司在西南市场累计完成销售量324.76万吨,同比增销181.33万吨,增长率达226.4%。目前,分公司在华中、西南市场上的用户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产品占有率不断扩大。
三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实现一对一服上门服务,全程跟踪服务,做到货到人到,以专业技能和服务态度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做实市场,为销量提升拓展空间严格按照集团战略布局,全力做实华中、西南目标市场,有效扩展了煤炭外销渠道,彬长煤产品已占据了主供区域电力、建材企业的半壁江山。今年前10个月,全国煤炭产量28.53亿吨,同比增长4.8%。
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新能源加速发展对调峰容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煤电灵活性改造后是我国当前技术条件下最经济可靠的调峰电源。但是,针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存在的煤电区域性产能过剩风险,煤电企业也在贯彻落实国家促进煤电有序发展相关政策的措施,加大淘汰煤电落后产能力度,为清洁高效火电和新能源发电腾出发展空间。同时,我国严格控制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劣质进口煤,这从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火电企业的采购成本。为促进煤炭稳定供应和上下游行业健康发展,早在全国煤炭交易会召开前夕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印发了《关于推进2018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但也要看到,煤炭行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十分突出。《通知》要求2018年煤炭市场将继续实行基准价+浮动价的价格机制,长协基准价或维持2017年水平不变,基本保持在535元/吨。
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将关闭煤矿产能8亿吨,新投产煤矿9.2亿吨,产能净增加1.2亿吨。据中电联发布的报告显示,1~7月份五大发电集团亏损170亿元,全行业总亏损300亿元,预测2017全年火电发电企业亏损额将达到700亿~900亿元左右。据了解,已签订的中长协合同仍有部分只是框架协议,有价有量的长协并没有很多。华能和晋煤、兖矿只有数量,没有价格。
这也是此次中长期合同难以签订的主要原因。多重矛盾交织叠加火电全行业亏损超700亿元相比煤炭行业,火电企业的日子则较为艰难。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商检通关周期长达40天左右,对于着急用煤的发电企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在随后举办的炼焦煤和无烟煤专场活动,也签订了超过7000万吨的中长期合同。
国电、粤电和神华既没量也没价。所以煤电双方应积极早签订中长期合同,并且实签、多签,保障稳定供应,促进煤炭上下游产业的互利共赢发展。
随着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优质产能逐步释放,落后产能淘汰退出,煤炭运输通道建设加快,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关系正在由基本平衡向更高水平的动态保障发展,带动煤炭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升。据相关机构测算,未来三年产量年复合增速2.2%,消费年复合增速为2.7%,煤炭行业持续存在较大缺口,预计明年煤价依然会维持高位运行状态。
前不久,海关总署召集行业龙头企业,要求电企控制进口煤,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加强监管,电企签订的新进口煤合同要求减量,控制相关口岸开放,延长商检周期。华电和中煤只签了240万吨,没有价格。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强调,在看到取得成绩和效果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全国煤炭产能过剩的态势并没有根本改变,煤炭市场供需平衡的基础还比较脆弱,煤矿关闭退出人员安置难度大,资产债务处理困难,三供一业移交难,企业历史负担重,煤矿一线工种招工难等问题还较为突出,相当一部分企业实现了扭亏但尚未脱困,实现行业健康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但目前来看,已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比例还未达到10%。中长期合同是化解煤炭顶牛的有效途径在煤炭行业扭亏但尚未脱贫、发电企业全行业亏损的背景下,煤炭供需双方应该如何交易,以维护各方利益,实现双赢?政府及诸多方面给出的一个重要方案是:煤电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然而,随着燃料成本高企、环保因素制约、部分区域存在产能过剩风险以及电价机制不顺等多重矛盾交织叠加,煤电企业经营效益令人堪忧。
随着我国装机结构多元化,煤电将更多定位为容量能源,所以煤电的利用小时数将处于相对低位状态。煤炭净进口2.2亿吨,同比增长12.8%。
但另一方面也源自我国煤电区域性产能过剩导致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不断下降。连维良表示,鼓励煤电双方早签、多签、实签中长期合同,同时,鼓励煤电企业直购直销,推动产运需三方签订合同,第三方征信机构发挥力度,让履约率保持在90%以上。
在90家大型煤炭企业利润中,前10家利润833亿元,占80%,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微利和亏损的边缘,行业亏损面仍有20.7%。11月21日上午大唐和神华签字仪式没有量和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交易会上表示,中长期合同是化解煤炭顶牛、实现上下游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供需双方建立长期、诚信合作关系、提高煤炭供给体系质量的现实途径。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今年煤炭全行业利润可达3000亿元左右。煤炭全行业利润达3000亿元虽扭亏但尚未脱困今年以来,煤炭市场供需保持总体平衡。全社会煤炭库存减少1亿吨以上。
这也是此次全国煤炭交易会的主要内容之一。90家大型煤炭企业利润总额(含非煤)1041亿元。
初步测算,全国煤炭消费量32.6亿吨左右,同比增长3.7%。日前,在秦皇岛举行的2018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神华集团、中煤集团等煤炭企业与国电集团、华电集团等电力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此次签约量达1.3亿吨。
因此,应该重新审视煤电利用小时数的新内涵,充分发挥煤电的容量效益。对于发电企业的亏损,一方面煤炭价格上升带动发电企业成本提升,今年前三季度,高涨的煤价已导致全国煤电行业电煤采购成本同比提高2000亿元左右。
同时,2018年长协合同数量占比将达75%以上。然而,国家发展改革委希望煤企和电企多签订中长期合同,从此减少煤电矛盾,让成本亏损严重的发电企业日子好过,但煤企则希望尽量以较高的价格签订。截至目前,已签订的煤炭中长期合同额近3亿吨。今年前9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1万亿元
据参会的一位电厂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场的供需平衡还比较脆弱,煤炭行业仍然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因此稳定价格是普遍的心声。在煤炭太交会上,市场各方都开始了真刀实枪的谈判交易环节,由各方代表参加的煤炭产、运、需衔接座谈会也同时举行。
在此背景下,今后山西省煤炭行业将围绕建立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保证煤炭行业长期持续发展来进行。作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互联网+引领煤炭产业提档升级,也将成为今后山西煤炭发展的核心内容。
这部分落定了,整体煤炭市场的走向也就有了稳定运行的保障。今年以来,受煤炭供应降低、供求关系变化因素影响,煤炭市场经历了一年的恢复性上场,明年是否还会延续这一势头?记者走访发现:稳定价格将成为各方主要诉求。